用音樂訴說跨越半個世紀的友誼

親歷者原中央樂團小提琴演奏家、黨委書記朱信人(中),原中央樂團小提琴演奏家楊實(左)講述當年交流背后的故事

1973年,美國費城交響樂團首次前來中國演出,成為新中國成立后首支到訪中國的美國交響樂團。當年9月,費交來華不僅獻上多場演出,還與代表中國交響樂最高水準的中央樂團(中國交響樂團的前身)進行藝術交流和聯歡活動。此次中美藝術的“破冰之旅”為中美兩國人民增進了解、加深友誼翻開了新篇章。

2023年11月1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紀念費交訪華50周年音樂會將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中國交響樂團(以下簡稱“國交”)和費城交響樂團(以下簡稱“費交”)的13位演員將攜手用音樂述說“跨越半個世紀的友誼”。

前日,國交藝術沙龍第六期《跨越海洋的握手——紀念費城交響樂團訪華50周年》在京舉行,原中央樂團小提琴演奏家、黨委書記朱信人和原中央樂團小提琴演奏家楊實作為親歷者,講述了1973年9月15日費交來中央樂團交流背后的故事。

兩團指揮完成世界性合作

1973年9月14日,在指揮家尤金·奧曼迪的帶領下,費交首次在中國舉辦音樂會。1973年9月15日,費交一行人來到了位于和平里的中央樂團院內,與中央樂團的藝術家們進行藝術交流和聯歡活動。當天,指揮家李德倫代表中央樂團向奧曼迪介紹了樂團歷史和基本情況。隨后,奧曼迪和樂手們饒有興致地觀看了中央樂團精心準備的內部演出。李德倫先是選擇了剛由中央樂團創作組組長吳祖強改編而成的弦樂合奏曲《二泉映月》,頗具東方神韻的旋律一下子便吸引住了奧曼迪。

“《二泉映月》演完以后,奧曼迪和他們樂隊的隊員特別喜歡這首作品,馬上提出來要得到這部作品的總譜,他們回去以后要演?!被貞浧疬@段經歷,朱信人無比自豪地表示,“這部作品是吳祖強在前一年剛剛創作完成的作品,首次演出就能傳出去,直接實現了中國作品走出去的想法?!?/p>

隨后,李德倫又指揮樂隊演奏了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指揮完第一樂章,突發奇想的李德倫轉身將指揮棒遞給了奧曼迪,邀請其指揮中央樂團完成第二樂章。奧曼迪沒有絲毫猶豫就接受了李德倫的邀請?!耙驗槲覀冋Z言不通,他也不用多說,大家很快就投入到音樂里面?!敝煨湃吮硎?,奧曼迪第一次指揮中國的樂隊,他的風格也與李德倫很不同,但演奏起來流暢、和諧?!耙魳肥枪餐ǖ?,大概是這個環節融合得非常好,他還夸我們這些年輕演員接受能力很強。這可以說是一次世界性的合作?!?/p>

中國民族樂器鑼震撼費交藝術家

演出后,費交與中央樂團分組交流,楊實回憶說,當費交的藝術家們看到中央樂團演奏家們的樂器時特別驚訝,“當時我們樂隊條件不是很好,樂手們拿著有缺口的和用膠粘過的樂器,樂譜也都是用手寫、粘貼在一起的舊樂譜演奏。他們沒想到我們的樂手用這樣的樂器能演奏出這么好的音樂?!彪p方不謀而合地將樂器作為了互贈禮品。當費交將單簧管、小號、長笛、鼓膜和一套三角鐵等樂器,以及歐美著名作曲家的樂譜和樂團灌制的上百張唱片和專業書籍贈送給中央樂團時,令他們非常感動。對當時處于困難時期的中央樂團來說,這些樂器和資料解了樂團的燃眉之急。楊實說,“他們給我們送來了一批木管和銅管樂器,可以說是雪中送炭。不過我們送給他們的樂器,也讓他們更加驚訝和開心?!?/p>

中央樂團也拿出了最能代表中國音樂的琵琶、中國鑼、二胡、花鼓等民族樂器作為禮物回贈給了費交。朱信人回憶說,“中國樂器必不可少的就是鑼,我們送的鑼是跟山東的師傅訂做的,那面鑼直徑為1.1米,他們的鑼只有60厘米,所以看到我們抬進來一個大鑼,他們都震驚了,他們從沒見過這么大的鑼?!?/p>

楊實進一步闡釋,“當時因為各種原因,國外的鑼沒有貨源了,他們的工藝遠遠達不到我們一錘定音的那種音質。沒有一個好鑼,演不了《梁?!?,也演不了老柴的‘悲愴’,聽說他們回去立刻就用這個鑼完成了‘圖畫展覽會’的演出?!?/p>

連《紐約時報》隨團樂評人舒恩堡也不由得感慨,“費交現在擁有的中國古樂器比其他任何美國樂團都多?!?/p>

費交與國交的故事還將繼續

1973年費交訪華之后,一直與中央樂團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2013年,國交作為文化使者到美國巡演,同年6月,為了紀念費交訪華40周年,費交再次來到北京,和國交一起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了一場意義非凡的音樂會,給北京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恰逢費交首訪中國50周年,在這樣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年份里,費交與國交的故事還將繼續。